Vibe Coding 初體驗:AI 協作打造公廁尋找器

一直以來,我都只把 Python 這門程式語言用在一些「幕後作業」,例如做數據分析、統計運算,或是開發個人用的小工具。這些成果雖然帶來成就感,卻往往只呈現在指令列或圖表中,讓朋友看了也不知道該怎麼操作。
我曾試著使用 Flask 架設網站,但因為缺乏設計美感,總覺得畫面不好看,最後也只做好後端就放棄。
靈感來源:公開資料與實際需求
今天下午,我在瀏覽政府的開放資料時,發現了一份「全國公廁建檔」的清單,裡頭詳細列出了全台灣各地的公廁資訊。對於平常待在金門的我來說,在台北要找廁所並不是那麼方便(畢竟在金門到處都是熟人、店家),於是腦中閃過一個念頭:「如果能一鍵帶我去廁所,應該很實用吧 xD?」
正好最近很紅各種 Vibe Coding 於是我決定和「GPT 好夥伴」一起來場小實驗。經過幾回合的切磋,很快就製作出了一個「附近公廁尋找器」的網站雛形。
從想法到成品:讓網站「看得見、用得上」
這次的開發過程中,AI 的協助讓我能更有效率地把「程式邏輯」和「網站介面」串接起來。簡單來說:
- 後端(Python / Flask):就像「調酒中的自己」,負責做出實際功能,拿到公廁清單、執行查詢和計算等功能。
- 前端(網頁介面):就像「酒館的外場」,面對使用者,提供點擊或輸入的位置選擇,並且把結果在網頁上顯示出來。
為了讓網頁美觀且容易操作,我嘗試了兩個幫忙設計網站外觀的工具,雖然目前的效果用一般 CSS 就可以了,但算是第一次嘗試用 CSS 框架,未來有更大的專案就能知道要怎麼應用:
- Tailwind CSS:可以快速調整版面、字體、色塊等,不需要從零開始去寫所有的網頁格式。
- DaisyUI:在 Tailwind 的基礎上,再提供現成的按鈕、表單樣式等設計元素,更快速打造出好看的網站介面。
目前這個「附近公廁尋找器」功能並不複雜,主要是透過手機定位,找到最近的公廁位置,接著用開啟手機預設的地圖導航過去。然而,對我來說,能讓後端與前端真正結合,並架設到伺服器上給朋友們使用,已經算是一大突破—代表我已經開始有能力可以把腦中想法變成「看得到、用得上」的作品了。
下一步:夢酒館網站與更完整的網頁開發
這次的成功小嘗試,讓我重新燃起替「夢酒館」打造專屬網站的熱情。對於夢酒館,一直覺得他不只是個酒吧,長期以來一直想要嘗試各種數位工具,要有自己的線上平台,能發布活動訊息、管理訂位,發佈任務等等。過去因為不熟悉網頁技術而擱置的計畫,現在看起來似乎沒那麼遙遠了。
接下來,我打算使用 Nuxt.js(一種能輕鬆打造前後端整合網站的 Vue.js 擴充框架),把夢酒館的網站系統完善下來。除了更新各種活動資訊、串接訂位功能,也會考慮搜尋引擎優化(SEO),還有訓練屬於自己的檢索增強式生成大型語言模型 (RAG LLM),可以理解成有夢酒館資料庫的 ChatGPT,希望可以複製一個夢酒館店員出來 ),讓更多人能在線上就感受到第一線的夢酒館互動。
感想:AI Vibe Coding 大大縮短「想法」和「執行」的距離
過去,我對「做出一個好看又好用的網站」,雖然理論上知道該怎麼做,卻總是缺乏時間好好靜下心來,把不同框架的文件徹底研究一遍。然而,這次的「公廁尋找器」專案,因為有了 AI 協助,我只要先明確定義想解決的需求,再透過 AI 指令逐步拆解看似複雜的技術,也因此省去了許多翻閱文件的時間。在實踐中持續學習與成長,讓技術真正落地,為日常生活帶來更多新點子。當程式不再只是電腦螢幕上的指令,而能真正回應需求時,一切努力就更顯得有價值,對於未來的想像也越來越清晰。